讀讀Es遙想童年、遙想親愛阿媽的文章,她溫暖的文筆總是觸動我。
http://blog.udn.com/beanspicy40/3812116

而我想起我的阿媽。

我自己的親愛阿媽也是在幾個月前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的身體。
在家裡面,我一直覺得自己跟阿媽最為親近,
或者是因為算是半個阿媽照看大的孩子,或者是因為某種難以解釋的親愛。
回憶著阿媽度過的一生,
我想著阿媽的堅強與溫暖,總是圍繞著愛著她而她也愛著的人們。

身體雖朽,愛卻永存。

人活著就是修行。而修行的道路就是愛的道路,
我深深的感受到,除了愛我們無處可去也無處須去,而在那之中我們會知道我們真正是誰。
人的一生無非是為了活出生命的本質、愛的本質而存在。
我感覺到阿媽是很圓滿的回到一切所來自的那個地方的。
而有一天我們也將返回。
however, never say goodbye, for those who are always together shall never be apart.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抒發完自己內心的焦慮後,立刻看到雅虎的這條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22/17/182g0.html

我覺得整件事情都好妙。
首先,張銘清雖然是受台南藝術大學(民間)的邀請,參與座談,但政府不可能以為身為「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會廣受到所有台灣人民的歡迎吧....隨扈在哪?警力在哪?事先的協調與安排有做好嗎?
抗議民眾的激昂情緒,正是對馬英九政府過於急速向中國靠攏的一個警訊。

二是,在民主與人權,這兩項台灣最大的資產,也是與中國最根本上的差異上,民進黨的民意代表與支持者(支持者的情緒是容易被煽動的,所以在這點上要嚴厲譴責帶頭的政治人物!),居然還是選擇,或說只能以這種激烈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於中國的不滿。我可以理解、也同感於他們的激憤,但是這不是溝通,這只是發洩。而在政治舞台上,我們需要的是角力與斡旋的策略與手段..發洩僅僅是發洩啊。我可以想像這樣的抗議活動一定會演變成激烈的衝突,所以政客如果沒有能力控制場面,就要找出更好的方法表達意見。畢竟,我不想跟中國人一樣,動不動就比拳頭!這樣我們還要文明、還要政治幹嘛?我們之所以忍受無能的政府、政客與政治的黑暗,不就是不想再回到比拳頭大小的蠻荒時代嗎?!嘆...

三是,之前不好好作防備,之後大批警力帶離台就算了。張先生的哽咽真是讓我開了眼界,看到什麼叫傳統的「中國官場文化」,什麼叫「父母」官「體恤下情」。這一「不忍」大批警力的動員,可真是充分把他的姿態給擺出來了:「他是上位者、體恤者、寬貸者,他不在乎個人,只在乎兩岸的「親善」關係。」
實在是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宮廷官場文化,多麼會「作」出自己的舞台啊...

但很想跟他說:張先生,(應觀眾要求加一句)哭屁啊!如果您真的不忍,如果您也反暴力,請把對著台灣的飛彈都拆除了吧!
coz that's the biggest violence to all the Taiwanese people!
And before this happens,please save your tears for yourself.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Aug 04 Mon 2008 09:20
  • 涼麵

難得有動力,
稍微紀錄一下Zoe學姐給我的涼麵(麻醬麵)食譜。
(不過這裡寫的是我照自己的口味稍微改良過的配方)
最近天氣熱人又懶惰,
這道涼麵真的又方便又好吃,很有台灣味喔:)

醬料:
芝麻醬Tahini 兩匙
花生醬小半匙
大蒜一瓣切碎(不過生大蒜味道挺重的,不喜歡可以加少一點,不加亦可)
味霖少許
醬油少許
糖適量
白胡椒粉少許
七味辣椒粉少許
水適量


麵的部份我採用Zoe的建議使用spaghetti..很搭!!
配料部分我放了:火腿絲、小黃瓜絲、蛋絲、紅蘿蔔絲跟一點生菜。
個人覺得很不錯!
試試看囉~;)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非常久沒更新了..
偶爾想寫點什麼,但總是拖著拖著,也就忘了:P。

夏天是倫敦最熱鬧的季節,
不僅遊客多,學生來來往往的也多,
物品的轉手在這段時間是最頻繁的了。

新房間(其實也不新..都搬了兩個禮拜多了)需要一些收納的空間以及小桌子,
所以上兩個禮拜找了幾天到學姐Zoe家去挖寶,
(其實就是當拾荒老人,不過我挺愛資源回收的!呵)
零零總總的,搬了咖啡桌、睡袋、電暖爐,還有一堆小東西。
加上這幾天的整理,房間終於有了比較舒適的居住樣貌。
吵還是吵,但總算有點「自己的空間」--這種感覺了。:)
但既然噪音問題無法解決,可能過陣子還是要搬吧..donno yet.

Zoe現在正在衝刺他論文的最後階段,希望能在今年內完成,
我覺得他的題目非常有趣,作的是跟文藝復興時期的「頭飾」有關的物質文化研究。
我慢慢的覺得,每個研究者所關懷的點不同,會有興趣的材料以及採用的研究方法也各有千秋,
但,總得找到一個你真正關心、真心喜愛的題目,相處才會長久!
(感覺跟尋找伴侶是一樣的,是吧?!;))
想想,五個章節近七八萬字的文章是怎麼樣能完成呢?
即使已經寫過兩篇碩士論文,我還是很難想像..
但可以確定的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總得開始跨步才會看到累積,恩。

另外,一直想寫點教堂音樂會的打工記事,
像聽到很棒的莫札特 Requiem時;
聽到很棒的Vivaldi Four Seasons時;
聽到很棒的文藝復興牧歌時,都心心念念著要寫篇小樂評,把這些感動的時刻記下,
但回到家,打開電腦,就懶了。

Oh well..希望從這次起,能夠督促自己記錄下這些感動的有趣的,時刻。

前天在教堂打工時,巧遇我的MA同學A帶著他的朋友來聽音樂會,
A是少數我認為非常天才橫溢的學者型人物,
這意味著,他對事物充滿好奇,而且也很有詢問與追尋答案的熱情。
我想他應該是在MA課上,我覺得最聊得來的一位同學。
(大概是因為他也對十八世紀法國美術很有興趣,而且,也很有研究。)

音樂會後他們邀我共進晚餐,
就在我們學校附近一間家庭風味濃厚的義大利餐廳(而我居然在此之前都不知道!)。
食物很美味,尤其是焦糖布丁!口感非常細緻濃郁,
可惜表面的焦糖已經軟掉了,無法用湯匙敲開。

席間聊了很多關於當代美術、美術史研究以及音樂相關的話題,聊得十分開心。
(不過我得承認還是有些他們講得超快的我實在catch 不到XD)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朋友是一位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人,
中國移民,今年是UCB博士班第一年,主修中國美術。
他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某位朋友,一位對音樂劇及邵氏電影非常有研究的學長。
他們同樣都對某個藝術領域專研甚深,也很勇於表達自己的好惡並發為評論,
也都說話快、witty且富「表演性」。
是個很有趣的人,但是並不是「容易」的人,我猜。

另一方面,
從討論中可以發現,他們關心、涵蓋的範圍真的很廣,
從古典到當代,對各式議題都有自己的見解,
我最佩服的,應該是他們對於當代藝術的發展狀況如數家珍!
(這部分我幾乎可說是一無所知吧XD)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
既然已經決定(而且似乎已經)投身這個領域、瞭解西方文化的發展脈絡;
那麼,還是應該多關心一下藝文界當前的發展才是啊..
(又在假反省了:P)

最後要期許一下自己
This summer break...hopefully will be a productive one!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我那天在M&S買的海鮮包,
包裝後面貼了一張西班牙海鮮飯的圖片,
身為一個學業欠佳但視覺第一的藝術史研究生,我立刻被吸引住了... 
所以其實一切都是從海鮮包開始的。 

先作青醬海鮮義大利麵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室友點菜,
否則我最初的念頭是「西班牙海鮮飯Paella」或是「義式海鮮燉飯sea food risotto」:P
 為了貫徹這個念頭,我在送別會的第二天就去採購了必要的魚料、蔬菜跟香料 。
..啊..如果讀書也有這麼認真就好了(遠目) 


 (和別人花枝招展的海鮮飯比..我作的真的是貧窮版耶..海鮮小到看不到!)




跟生菜沙拉一起擺盤,海鮮雖小但味道還不錯喔!

 

西班牙海鮮飯(2-3人份)>>我吃了三天!!

材料:新鮮海鮮與白肉魚料[註1]、雞胸肉一塊,洋蔥半-1顆、蒜頭4-5瓣、蕃茄2-3顆、紅椒1顆、綠色蔬菜(豆夾、花椰菜皆可)適量、魚高湯fish stock、白酒、橄欖油、鹽及胡椒,米240g(我用risotto義大利燉飯用的米),還有最重要的:番紅花!![註2] 

作法: 
1. 橄欖油將海鮮煎過,不容易熟的要先放,加入白酒蒸煮一下後,鹽與胡椒調味,將海鮮拿起,湯汁留用。 

2. 大蒜洋蔥切碎,蕃茄屁股畫十字燙過去皮,切塊,紅椒切粗絲,雞胸肉切塊以鹽胡椒抓過醃著,喜歡的話可以加入些許香料,我放了紅椒粉跟薑黃,綠色蔬菜以鹽水燙過備用。 

3. 放入大量橄欖油爆香切碎的蒜頭,放入洋蔥炒軟,放入蕃茄塊翻煮。 

4. 放入雞胸肉煎炒一下後,放入紅椒絲繼續炒一下 

5. 放入米翻炒一下後,灑入少量番紅花粉,拌均勻後加入剛剛的海鮮湯汁以及魚高湯,一邊翻炒以利米粒吸收湯汁。湯汁差不多收乾時,再加入高湯..如此反覆。 

6. 等米粒達到個人喜愛的熟度與硬度,便可以鹽與胡椒調味,並將海鮮1入飯中,再放入綠色蔬菜。
(有人會將海鮮與蔬菜放入飯中攪拌略煮,有人則直接放在飯上擺盤,我是採前者作法。)

 7.裝盤,可以灑上些許檸檬汁提味。

 註1:我用了M&S的海鮮包:小蝦子、小花枝、小干貝,另外買了鱈魚Cod,但我發現最好買魚肉緊實一點的白肉魚,我買錯的原因是因為Cod最便宜..哈哈!真的是貧窮版咩:D

 註2: 號稱最昂貴的香料,果然名不虛傳...2.5pounds買到香料罐中的一小包,大概只有幾克吧! 但用量也很省,指尖捏一點放入即可。

 寫食譜果然不容易耶...我不太會講份量,都是憑感覺說:$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天氣越來越熱了。

雖然畢業季節還未到,
但前兩天又有一位朋友整裝回台了。
拿了UCL獎學金的C決定中斷學業的原因,
他說是研究工作失去了一開始的熱情,
反倒是對於將自身專業與商業結合的可能性,產生了躍躍欲試的慾望。
決定一旦作下,他幾乎是立刻決定休學回台準備找工作。
(其實他是打算直接離開,但教授建議他先辦休學,留個退路)

雖然在倫敦又少了個朋友,但也很為他開心。
畢竟,能夠走自己想要的路,嘗試各種可能性,都是值得祝福而開心的吧!
加油囉,C.C.!!


不過重點其實是在下面。

總之,為了幫C.C餞別,
前幾天請了她和另外一位朋友來家裡吃飯,
四個女生(加上我的室友)從晚餐聊到凌晨...
(嚴格說來,我在四點不支睡去,但他們還繼續聊了一會!!第二天居然還能十點起床,上課的上課趕午餐約會的趕午餐約會...我則是整個人昏迷到下午,所以年紀大果然有差嗎XD!!!)

不過那天的晚餐可是讓我開心的很呢~
很久沒有「下廚」的感覺了,難得又有可以作實驗的機會..

一開始我是想作青醬海鮮義大利麵,不過覺得只有一道麵有點無趣,
於是決定前菜準備Mozzarella cheese 切片搭配蕃茄跟Basil
(典型又簡單的義式開胃菜,我最近很愛吃~又,反正青醬也會用到Basil,正好囉!)
主菜就想加烤個排骨,比較有份量
烤了排骨就想著配菜,所以選了馬鈴薯泥和炒蘆筍。


沒圖沒真相!


(圖拍的很糟..因為我當天其實忘了拍照,這是第二天我微波剩下的食物時照的...技術不好食物又是剩的,只好請大家發揮點想像力 將就吧:P)

附上青醬白酒海鮮麵以及排骨的食譜:

青醬白酒海鮮麵:

青醬
材料:一大把Basil、橄欖油適量(我真的是憑感覺倒..下次注意份量)、一把烤過的松子(可放到烤箱或者用平底郭煎)、10到12辦的大蒜、3-4大匙Parmesan乳酪(粉)、鹽與胡椒適量。
作法:全部放進食物條理機打成糊狀即可。講究的話可以再加入一點pasley、一點白酒醋。

(我是用blender打的..害我後來洗了好幾次還用檸檬除臭,好怕下次喝酪梨牛奶時會有大蒜味XD!)

海鮮麵
材料:任何妳想吃的海鮮,白酒適量,洋蔥半顆,磨菇數朵,鹽與胡椒適量。
作法:
1.水燒滾,放入鹽及少量橄欖油,放入義大利麵條(通常約末煮個十分鐘左右得起鍋)

2.將海鮮(in my case: 蝦子花枝和小干貝)用奶油煎一下,[註1]
(怕奶油太膩的話,也減少奶油以橄欖油代替甚或全替)
加點白酒蒸煮一下,灑上適量鹽和胡椒,起鍋待用。

3. 放入橄欖油,切碎的洋蔥拌炒,等到出香味後放入切片磨菇,拌炒,加入些許白酒。
(此時可稍微悶一下,因為磨菇容易有土腥味,悶一下可以讓這個味道消失)
此時若覺得不夠濕潤可再放入煮麵湯汁些許,並加入適量鹽與胡椒調味。

4. 把剛剛的海鮮料倒入,麵條倒入。略加攪拌之後加入剛剛的青醬數大匙(視份量而定)。

5. 裝盤,灑上Parmesan cheese與松子(講究的話)。


白酒烤排骨:
其實本來是想用紅酒的..但家裡只有白酒。
材料:1.白酒、醬油、蜂蜜、胡椒、巴沙米可醋(Balsamic vingegar)、洋蔥與大蒜
2.排骨

作法:
1.將材料1混合為醃汁,排骨放入後靜置冰箱數小時到一天皆可

2.將排骨放入預熱的烤箱,220C 烤30-35分鐘左右。

3.做好了,裝盤上桌囉!

馬鈴薯泥
材料:馬鈴薯數顆、奶油、牛奶、胡椒
作法:
1.適量水燒滾,灑鹽,馬鈴薯切塊後放入煮到熟。[註2]
2.馬鈴薯起鍋,一邊拌入適量的奶油與些許牛奶,一邊用叉子壓拌,最後以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註1:我終於在M&S找到生的海鮮組合package!!而且兩包才五磅多!好開心!!
雖然蝦子花枝跟小干貝真的都「很小」,但我已經開心得要轉圈圈了..果然是窮人啊..

註2:水不要太多,最好是馬鈴薯煮熟時水也差不多收到乾。馬鈴薯會煮到邊緣有點糊糊的。

註3:寫食譜還蠻累的溜...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照片是我家旁邊的巷子,很醜我知道,但是裡面是有雪花的!有雪花的!)

在理當春暖花開的四月中,前幾天居然下了一場冰雹。

來倫敦將近兩年了,看過下雪的場景仍是屈指可數。
早在下雪前一天,我趕著傍晚關門前到V&A圖書館中查點資料,
去程仍舊天光美好,即便帶點微寒...
但回程就冷的讓我受不了了。

穿著不是太厚的外套,我在公車站牌旁邊發抖著,
一邊伸長著脖子等著期待中的公車。
突然間,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拍打我的肩膀,
我一回頭,一個臉上留著鬍子,身穿褐色大衣的中年男子正笑著看著我。
(算中年嗎?其實我很難判斷年紀..但肯定約45-60之間吧)
我拿下耳機,想著莫非是要問路?
他嘴巴動了動,但我實在聽不清楚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我的耳朵不好眾所皆知)
他說:[@#$$% ticket?]
我說:「what ticket?」
(心想,莫非他不知道怎麼買公車票嗎?聽他的口音不太像英國人,長相也有點東歐味)
他似乎有點尷尬的再問一次:「Are you going to anywhere perticular?」
(由此可知我只聽到倒數兩個音節-ti-k)
我說我要回家,於是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去喝一杯,我婉拒了,說我不喝酒。

接著公車來了,我跳上了公車。
想著,在這個城市裡,也許有著許多寂寞的人吧。
揣想這位中年叔叔(請容許我這樣稱呼他)的生活,他沒有朋友嗎?
在星期五的傍晚,這樣寒冷的天氣裡,
他操著有點難辨識的外國口音,在街上漫遊著,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個對象喝杯酒...
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各自的故事啊,
一瞬間我不禁好奇起來。

嘆了口氣,
這城市多麼的喧嘩多姿,看似什麼都發生了,卻也什麼都沒發生。

而冰雪之後,該是春天了吧。


(註:寫完之後覺得我可能有點同情心氾濫..會搭訕的大叔人生應該還光明的很吧..哈!)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Apr 19 Sat 2008 18:18
  • 無題



破碎的蹤跡;
隱匿的時光;
消失的地圖;
想像的邊界。

存在

抑或

不存在。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寫這個主題很久了,但總是覺得難以下筆。
(大概也是因為我事事都想話說從頭吧:))

感想有關於整個台灣走向的、
也有關於台灣「政治」走向及政黨發展的、
選戰中實際攻防的部份、
更有整個事件所引發的,對於自我的反省。

我覺得有趣的是,選舉之前,在知道我的政治傾向之後,
一個朋友驚訝的說:「很難想像現在還有人會支持民進黨。」
我當下不覺得被冒犯,只是未免有種「啊..又來了」的無奈。
仔細想想,從台灣開始有選舉以來(無論地方性或國家性),
從沒有人認為應該有「怎麼會有人支持KMT國民黨」的疑問,無論它作了什麼或沒作什麼。
縱然民進黨DPP以成為台灣第二大黨,甚至也成為執政黨,
但它一路走來衝撞體制的街頭形象,
似乎仍然深植在部分人的認知中。

唔,扯得有點遠了,
這部分的討論應該是在另一個範疇。

大選結束後,跟其他幾位朋友討論起來,
大家不免驚訝於兩百萬餘票的差距。
之後看了DPP黨內的一些討論,很多人都在檢討所謂的「路線」問題,
認為這可能是台灣向中國路線靠攏的一個徵兆。

然而,我其實不認為這兩百萬票的差距是顯示出台灣人在國家認同上的歧異。
當然,每個人的選擇理由各異,裡面誠然也有一些不認同民進黨論述的選民。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認同DPP的論述,與不認同其論述形式,兩者並不盡同。再者,隨著時間進展社會發展,民進黨最早提出的,關於台灣主體的論述的確有必要再細緻化,不能再以血統論來操作認同議題,否則,相關議題很容易流於/被概略化為「挑起族群問題」而缺乏更深入的討論)
(但 話說回來,在大眾媒體的操弄下,我們又期待什麼細緻的論述呢...唉罷了。)
從與幾個朋友的討論中,
我發現他們對於政黨的要求與判准,多著重在實際施政的考量,而非對於論述以及價值的判斷。

或許我們是該開心的。

因為也許對台灣大多數的人民而言,民主、人權以及台灣主體性這些價值,
似乎已經成為一件理所當然,並由選舉這個活動所自證、理所當然的存在,
因此他們期待的,是一個更實際的施政藍圖。
但就我的觀察,我認為KMT推出政策其實相當營養不良。

舉例而言,從最早的亞太金融中心,到之前的提出的「雙航圈」政策,姑且不論可不可行,以及若真要實行的話,台灣必須付出的成本為何。這些政策本身的核心概念,仍是著眼於台灣相對於中國的「地緣」位置,期待藉由與中國市場的密切掛勾加以發展台灣本身的經濟活動。所謂的「邊緣化」,指的就是這種試圖仰賴邊際效應存活所產生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我認為這些政策不僅過於依賴中國而且缺乏遠見。

誠如我某位朋友所言,台灣其實應該要發展以台灣為主體的產業發展路線,諸如運動休閒業及品牌創造與行銷。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以優秀的人力素質以及創意為主的服務業與製造業。
舉例而言,我覺得台灣人民的創造力,在蓬勃而多樣的「飲料」業上便可一覽無遺:
看看從珍珠奶茶開始,我們開發了多少不同的飲品並創造多少商機?

(註,下次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談談KMT政策中的共同市場概念。其實我覺得除了三通之外,與中國單獨且孤立地進行雙邊談判並完全開放市場,有其經濟與政治雙方面的因素需要嚴加考量,在目前並不可行。此議題暫且按下不表了。)

總之,我認為DPP其實不用再繼續討論「愛台灣」或者「台灣認同」這些價值,
或者誰可以「合法的」佔用這些價值。
事實上,選舉的結果已經證明了,價值是無法獨佔的。

作為選民,我們很高興這樣的價值已經漸漸廣為接受。

從實際的觀點,DPP應該要開始嚴正思考,如何以台灣為主體,並在不完全排斥中國市場的狀況下,擬定讓台灣永續發展的政策。
我認為民進黨雖然有一些零碎的政見,但並未好好整合,也未形成主打並加以開發討論,這點是相當可惜之處。
另一方面,我也認為KMT若拿掉與中國相關的那些,其政策幾無其他重點可言!而過度依賴中國,或說任何單一國家,本來就是危險的,特別在這個國家並不放棄併吞妳的狀態之下!

而以選戰操作而言,雖然馬英九所呈現的形象及其背後價值觀,的確有其除魅之必要。
但以堅實價值為基礎的政策與vision, 似乎才是能影響中間那些不受個人形象影響的選票。
更何況,事實是,那些因為個人形象而來的選票,也無法因為種種除魅動作而被大幅動搖啊...
再加上對方具有媒體的優勢,這種作法很容易就被視作爬糞或個人攻擊,而成為一把兩面刃。

不過,從台灣媒體觀察的角度來看,馬先生的當選可能是好消息。
我想在雙方蜜月期(奧運)過後再來觀察新總統與媒體的互動,應該會挺有趣吧!
無論如何,媒體.. oh well, that's another story then;)!

總之,再次強調的是,
既然結果已經底定。
一方面希望馬英九先生可以真的做好施政,
(縱然他的政策本身以及整個KMT機器著實令我擔心:P)
另一方面也希望民進黨加速改革,不要忘了它們的社會責任,
畢竟我們支持的是這個黨最本初的理念。


該怎麼說呢,我想我也必須重新思考對台灣未來的觀察,
憂心之外,也有點好奇,這個國家要往哪裡去呢?
而我,又該/會往哪裡去....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圖說:Chardin的作品,泡泡在北方風俗畫傳統中往往暗寓了愛情/人生虛幻的本質。而泡泡瞬間即逝的脆弱特質,正象徵著人類努力的虛妄與徒勞無功。)

一個朋友說,
書寫是為了對抗遺忘,
想來我也到了不得不藉由文字記錄來和自己的記憶對話的時候。

從前覺得很多東西消逝了也無所謂,
瞬息萬變的想法,終究只是自我當下構成成分,
過了也就算了。

其實現在還是覺得過了就算了,嘿。

但終究是有些聲音開始在耳畔,
催促著紀錄下生活中的吉光片羽,
方便不時地從中反芻人生、反芻記憶。

算是日記吧。為著泡泡般的人生。




vanin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